文+攝影/林蒔慧

赫拉巴爾照片今年二月,因緣際會,我又來到了捷克中部的小鎮寧布卡(Nymburk),並且準備在此停留一個星期。還記得,去年的冬天當我第一次來到寧布卡小鎮時,冷冽的空氣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而今年也不例外,只是在冷空氣中似乎還多添了些關於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的想像。

或許很多人對於寧布卡小鎮感到陌生,尤其是相較於捷克著名的觀光城市布拉格(Praha),或者是克魯諾夫(Český Krumlov),寧布卡真的是個默默無名的小鎮。不過,對於熱愛捷克當代文學的人們而言,寧布卡的魅力絕對令人無法漠視,因為捷克當代著名作家赫拉巴爾就是在這裡度過他人生大半的歲月,而他那些令人驚艷不已的文學作品也大都與這個小鎮有關。

赫拉巴爾啤酒赫拉巴爾於1914年在捷克第二大城市布爾諾(Brno)出生,1919年便因為繼父工作的關係隨著父母親遷居至寧布卡的啤酒廠。他們一家就居住在啤酒廠內的員工宿舍,一直到1939年全家才搬至寧布卡鎮內一棟兩層樓的房屋。因此,小赫拉巴爾的童年可以說是在這間啤酒廠度過的,他日後也根據在啤酒廠的生活點滴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完成了相當著名的作品「革新年代」(或譯為「剪掉辮子的女人」,捷克原名:Postřižiny,1970年初版,英譯名:Cutting It Short)。該小說描寫20世紀初的捷克第一共和國時代,以一位啤酒釀造廠經理以及他年輕又新潮的妻子為小說的主人翁,小說內容再現了世紀之初捷克社會生活歡樂且充滿希望的一面,使捷克讀者陷入一種濃郁的思鄉懷舊情感之中。該部小說在1980年由捷克新浪潮電影導演Jiří Menzel改編成同名電影,引起廣大的迴響。現在,寧布卡啤酒廠出產的啤酒已改名為Postřižiny,也出產貼有赫拉巴爾肖像的啤酒。赫拉巴爾在晚年時更在此地應啤酒廠的要求立了個紀念碑。他不改一向戲謔的口吻,要求將紀念碑置於牆壁的下方,並寫上「我並不想設立任何的紀念碑,但是如果必須的話,那將只會在小狗灑尿的高度……」。

赫拉巴爾紀念碑1   赫拉巴爾紀念碑2

1935年,赫拉巴爾離開寧布卡小鎮,進入布拉格的查理士大學攻讀法律。1939年因為當時的德國納粹政府關閉了捷克高等學院而導致他學業中綴,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後,赫拉巴爾才獲得法學學位。但是擁有法學學位的他卻從未任職律師或相關職務,反而從四十年代末起便開始從事各式各樣的行業,其中包括公證處職員、倉庫管理員、鐵路工人、旅行社業務員、郵差、列車調度員、保險公司職員、鑄鐵工廠的臨時工、甚至做過廢紙回收站的打包工、舞臺佈景工、電影臨時演員等十多種不同的工作。在這段時期,赫拉巴爾仍常常回到寧布卡小鎮,並在1966年開始了他在寧布卡近郊克爾斯地區(Kersko)的小木屋生活。

赫拉巴爾-Kersko木屋

對於大戰之後的捷克人來說,「小木屋」(chata)是個可以暫時逃離現實生活的地方,幾乎家家戶戶除了住家以外都有一個周末放假時可去的小木屋。有的小木屋十分簡陋,有的小木屋則像個小別墅,但是都是當時捷克人在現實生活夾縫中僅存的烏托邦。因此,無論赫拉巴爾在哪裡工作,他總是會悄悄地回到寧布卡近郊的小木屋,把他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紀錄下來,成為後來那些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的文學作品,而這樣的生活模式一直持續到他的晚年。

在寧布卡小木屋附近,大約十分鐘的步行距離,有著一間小酒館Hajenka(中譯:守林人),據說赫拉巴爾在小木屋寫作之餘,總是會來到這間小酒館一邊喝著從小陪伴他長大的Postřižiny啤酒,一邊和當地人閒聊,在杯觴交錯之際也勾勒出一部膾至人口的小說「雪蓮花祭」(捷克原名:Slavnosti sněženek,1978年初版,英譯名:The Snowdrop Festival);這部小說主要是描寫當時林業工人在森林工作的生活情景,故事最後在小酒館的鬧劇中結束。導演Jiří Menzel在1983年將之改編成電影,而電影中那場著名的小酒館鬧劇便是在這間Hajenka小酒館取景拍攝完成的。

赫拉巴爾-Hajenka酒館

赫拉巴爾也常常光顧附近的Modrá Hvězda Hotel(中譯:藍星飯店)。藍星飯店離小木屋大約有五分鐘的車程,在那裡他遇到了服務生領班約瑟夫(Josef Vaníčka),從約瑟夫口中赫拉巴爾聽到了一位服務生的傳奇故事,這使得赫拉巴爾文思泉湧,並在短短十八天內便完成了著名的《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1979年初版)一書。該書的主人翁恰巧也名叫約瑟夫,書中透過約瑟夫的獨白,穿插著虛幻與具體的歷史史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節發展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同樣地,導演Jiří Menzel在2006年將此書改編成同名電影,且榮獲了各項大獎。

赫拉巴爾-藍星飯店

赫拉巴爾晚年因為喪妻且膝下無子,再加上疾病纏身,便比較少來寧布卡小木屋了。1997年,赫拉巴爾在布拉格的一間醫院墜樓過世,有人說他是因為住院時在窗邊餵鳥,結果不慎掉下窗外;也有人說他是因為厭世而跳樓自殺。後者的說法或多或少是根據他在《過於喧囂的孤獨》(Příliš hlučna samota,1977初版)一書中的半自傳性獨白;該書的主人翁是位廢紙回收站的打包工,他在成捆的舊紙堆中長期閱讀被廢棄或是被禁的文學經典作品,使他非自願地接受了教育和文學薰陶,進而思索人生的價值和老子的學說,但是,這些思索最終卻使他選擇自願地結束生命。

姑且不論關於赫拉巴爾過世的各種傳聞,晚年孤獨的赫拉巴爾又回到了寧布卡,與家人合葬於近郊的赫拉帝緒特地區(Hradištko)的墓園。

赫拉巴爾-墓園

漫步在寧布卡的我,大概可以想像赫拉巴爾對於此地的眷戀:這安靜的小鎮似乎是可以無盡地包容赫拉巴爾那天馬行空但卻寓意深遠的思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